32.33万亿元、同比增5.3% 从前三季度外贸数据透视中国经济发展亮点 饮料市场呈现新亮点(大数据观察暑期消费)
32.33万亿元、同比增5.3% 从前三季度外贸数据透视中国经济发展亮点 饮料市场呈现新亮点(大数据观察暑期消费),
32.33万亿元、同比增5.3% 从前三季度外贸数据透视中国经济发展亮点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10月14日下午,国务院办召开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货物进出口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18.6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3.71万亿元,增长4.1%。
前三季度,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各季度分别进出口10.15万亿元、11万亿元、11.17万亿元,都超过了10万亿元,这在历史同期也是首次。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分析称:“今年的外贸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前三个季度进出口总额均超10万亿元大关,显示出我国外贸强劲增长动力。这背后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于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而我们的竞争力则来自于高度完备的制造业供应链、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的快速进步。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动荡不定,不利因素很多,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不断拓展的基础和保障。”
这两天,大连这家船舶公司一艘在建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停靠在码头泊位,近千名工人正在进行船舶舾装作业。在码头的另一侧,一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正在做交付前最后的调试。这艘海上“巨无霸”采用天然气和燃油双燃料驱动,能够减少碳排放20%以上,减少100%的硫氧化物排放。
今年以来,在航运业脱碳转型的大背景下,辽宁的船舶制造企业正在推动主流产品转型升级,积极向全球提供绿色、安全、智能的绿色船舶,产品交付数量大幅上升。今年前8个月,大连地区船企共出口各类船舶货值12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3%。
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取决于供需两个方面
14日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有记者提问拉动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进出口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取决于供需两个方面。
需求方面,从国际看,最新的世贸组织报告上调了对全年货物贸易量增速的预测,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机构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企稳,外需回暖为我国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长了4.2%,对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了12.3%、13.7%。
从国内看,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带动前三季度煤、天然气、铁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1.9%、13%、4.9%。随着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上行,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等进口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消费市场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特色水果、葡萄酒、服装等消费品进口分别增长了7.1%、28.9%、6.1%,有效对接了国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从供给方面看。当前我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非常明显,创新让中国制造受到更广泛的青睐。
前三季度我国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四成
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4成。机电产品出口11.03万亿元,增长8%,占出口总值的59.3%。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43.4%,集成电路、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增长22%、22.5%、15.5%。此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13万亿元,增长2.8%。
外贸经营主体保持活跃 民营企业较快增长
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各类经营主体保持活跃,民营企业实现较快增长。以拥有全国最大制造业集群的江苏为例,依托与海外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互补优势,外贸企业紧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风向,持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今年以来,江苏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贡献不断增强,前9个月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超86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近年来,民营经济成绩斐然,进出口规模屡创新高。不仅如此,民营企业还成为引领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是我国高技术产品最大的进出口主体。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7.78万亿元,增长9.4%,占外贸总值的55%,提升2.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53万亿元,增长1.1%,连续两个季度增长;国有企业进出口4.95万亿元,增长0.1%。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分析称:“民营企业已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担当主力军的角色多年了。我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优化的经营环境,而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学习、消化、吸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跟上甚至部分引领世界产业发展的最新潮流。外资企业继续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开放既是我们坚持的国策,更是我们坚信的理念。中国将不断扩大开放,欢迎外资企业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来,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
海关总署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势头,区域合作紧密、多元共进的国际市场布局继续优化。
这两天,云南这家食品生产公司内,工人忙着打包一批850公斤的袋装过桥米线,待海关检验合格后,将出口到英国。
过桥米线是当地传统特色小吃,经过加工升级后,承载着云南特有的饮食文化和历史底蕴,逐渐“出圈”走向世界。
在高效通关等措施助力下,今年1—8月,云南省出口即食、快熟产品同比增长28.7%,出口值同比增长23.8%。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21万亿元,同比增长6.3%,占比提升至47.1%。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9.63万亿元,增长4.5%,其中对东盟进出口5.09万亿元,增长9.4%。同期,对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4.18万亿和3.59万亿元,分别增长0.9%、4.2%。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分析称:“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在新兴市场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这是我国政府和企业协力推进、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方面,我国政府积极与贸易伙伴商签各类贸易协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不断扩大朋友圈。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开拓意识强、市场策略活,不断开发新兴市场,使我国的外贸竞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饮料市场呈现新亮点(大数据观察暑期消费)
本报记者 林丽鹂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核心阅读
进入暑期,多地持续高温,饮料销售表现亮眼。1—6月份,饮料类商品零售额1564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增速。饮料消费呈现多元化、健康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推进相关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炎炎夏日,一口清凉。
当前正值饮料销售旺季,超市、便利店、商铺里碳酸饮料、茶饮料、包装饮用水等各类饮品琳琅满目。当前我国饮料市场情况如何?消费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饮料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
“饮料卖得特别快,经常要补货。爬山游玩的游客需要快速补水,销量最好的是茶饮料、矿泉水和运动饮料。”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区内一家商铺的销售员王小玥说。
暑期是旅游旺季,景区饮料销售火热。与此同时,家庭饮料消费也在升温。“网购饮料的消费者很多,这几天快递车里有一半都是饮料,有的人家一买就是两三箱。”在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某小区派件的快递员邹强正在从快递车里向平板拉车上搬运饮料,有气泡水、碳酸饮料、茶饮料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饮料类商品零售额1564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增速。平安证券分析,二季度,大众食品增速较快的是饮料和零食子行业,出行需求旺盛带动饮料行业延续高景气度。
从北冰洋、崂山可乐、正广和等风靡一时的国产老汽水,到健力宝等运动饮料;从娃哈哈、乐百氏等乳酸菌饮料,到六个核桃等蛋白饮料、汇源果汁等果蔬汁类饮料;再到以康师傅、统一等为代表的茶饮料,以及红牛、东鹏特饮等为代表的特殊用途饮料,我国饮料市场上,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热点。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张金泽介绍,40年前,我国饮料品种单一,汽水就是饮料的代名词。经过40余年的发展,饮料品种已经发展到包括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饮料、碳酸饮料、蛋白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饮料、风味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和其他类饮料在内的11大类65小类,品类丰富。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饮料行业2023年饮料总产量1.75亿吨。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饮料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
据一家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分析,食品饮料类商品具有刚需、高频等特点,行业具有显著韧性,对支撑市场修复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饮料销售表现持续亮眼。2023年中国饮料行业线上、线下销售额分别增长7.6%、5.9%。
饮料消费呈现多元化、健康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
“7月以来,顾客对清凉饮品的需求大增,一些低糖、清爽口感的茶饮和椰子水今年尤为畅销,饮料整体销量环比上升了约200%。”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建新路一家超市工作人员介绍。
正在这里选购饮料商品的消费者朱越说:“我不喜欢喝没味道的水,但又不想总喝含糖量高的饮料,现在无糖茶饮、无糖气泡水等饮料产品越来越多,提供了新选择。”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传统高糖高脂的饮食习惯,偏好更新鲜、天然的成分。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也从解渴、好喝延伸出健康、养生等升级性需求。
《2024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展望》内容显示,茶饮料超越碳酸饮料成为除包装饮用水外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饮料品类,占比达到21%,其中,无糖茶饮料体量实现翻倍的增长,增速高于饮料行业整体增速。
无糖饮料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在健康管理、营养管理、体重管理等消费需求下,无糖饮料及功能性饮料市场得到进一步释放。
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饮料包括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食糖和淀粉糖的饮料,以及采用糖醇和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浓度的甜味剂作为糖替代品的饮料。无糖碳酸饮料与无糖茶饮料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无糖饮料,其中无糖气泡水是近几年市场消费的热点。业内人士认为,无糖气泡水把瓶装水、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甚至功能饮料的特点糅合在一起,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刺激、风味、功能等的多重需求。
近年来,饮料市场发展顺应需求变化,呈现出新消费热点,饮料新品纷纷打出健康牌。椰基饮品越来越得到市场关注。椰子水具备低热量、富含电解质与纯天然的健康属性,生椰牛乳、生椰马蹄等产品陆续上市。中式养生水也颇受消费者欢迎。红豆薏米水、五红汤、山药水、桂圆水等饮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从解渴好喝,到健康养生,再到“专业”“有用”,营养素、电解质等概念受到消费者关注,功能性饮料销量持续增加。
总体来看,饮料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健康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就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在解渴之外,对饮料产品口感、营养、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变化,不断研发新品,满足新需求。
饮料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在100—140摄氏度的高温下保持30秒,饮料经过超高温灭菌后,灌入无菌处理的瓶子。在元气森林湖北咸宁工厂,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智能化生产线上一瓶瓶饮料有序灌装封箱。
元气森林联合创始人王璞介绍,这家工厂年产饮料超9亿瓶。采用无菌碳酸生产线,可以更大限度保留产品风味、口感、营养,从而实现全线产品不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化学防腐剂。
饮料行业已形成原料供应、制造、流通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抱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各种新技术,近年来,饮料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升级,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效率变革。
数字化转型促进饮料企业提质增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调研显示,近年来,规模以上饮料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部分先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娃哈哈、农夫山泉、崂山矿泉水等一批饮料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及成果,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评选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等。
绿色发展是饮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饮料行业加快建立健全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促进全面绿色转型,饮料企业从产品降塑、节能降耗等多方面践行绿色制造。2023年,有多家饮料企业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绿色工厂”名录,充分体现了饮料企业顺应“绿色生产”的时代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以及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行业趋势。
消费场景创新带动饮料企业产品创新。当前消费市场对于饮料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细分化、健康化,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饮料的消费场景也日益丰富。无论是工作场所、餐饮场景、运动间隙,还是个人独处、野餐露营、聚会等,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对饮料的需求各不相同。这促使饮料品牌不断推出适应不同场景的新产品和不同规格的包装。
张金泽认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公众对膳食营养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对饮料产品的更新换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饮料行业应继续积极探索新原料、新配方、新工艺,满足市场对饮料更营养、更健康、更多元的需求。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6日 07 版)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