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8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路边的茶叶店、五金店都没人去,为啥还不倒闭? 茶叶、茶花和茶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路边的茶叶店、五金店都没人去,为啥还不倒闭? 茶叶、茶花和茶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4-09-11 11:56:2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

路边的茶叶店、五金店都没人去,为啥还不倒闭? 茶叶、茶花和茶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路边的茶叶店、五金店都没人去,为啥还不倒闭?

家鱼们应该都有过这种好奇吧

路边的茶叶店、五金店

都没见什么人进去过

但周围倒闭了一茬又一茬

茶叶、五金店仍然屹立不倒

今天必须给大家科普一下

你回想一下

你去逛衣服店、饰品店

是不是总是挑挑拣拣

看着人多

可能几十个人才成交一个

但茶叶店、五金店就不同了

没有人会闲的没事...

一般进店的顾客需求都非常明确

再加上各自商品的特性

所以这些店

虽然进店率低,但成交率高

没你想得生意那么差~

而且很多茶叶、五金店

选址也很有讲究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依靠“散客”

就已经能抵租金和日常开支了

但做生意可不仅仅不亏本就行了

主要还是赚钱啊!

茶叶、五金店赚钱

主要还是看下面这点

关系营销有5种营销方式

给大家举下栗子

简单来说

就是靠“亲戚”和“老乡”

五金店老板的大部分亲戚

绝对也都是在建材行业

家里装过修

和建材行业老板打过交道

就会发现

他们交流出现很频繁的一个词:

简单来说

就是“同行”或者“同圈子”

茶和酒一样“社交属性”本身很强

一个茶叶店老板

一定认识一群“茶友”

会有事没事聚在一起喝茶

甚至举办一些品茶活动

有些茶叶店

表面看着是一个小的门店

里面还带着

一个“茶室”或者“会客厅”

这些爱茶的人

往往就是稳定的客源

大概就是把“散客”

变成稳定的“顾客”或者“人脉”

最常见的就是

总之,一家活得很好的茶叶、五金店

盈利主要是靠几个稳定的大客户

平常他们不会进店

有需要了只需要打个电话

日常做好维护就行

街边的五金店

大多一边卖东西一边卖服务

每个老板

都是经验丰富的“维修技师”

这里的“炒茶”是指“炒金融茶”

相当于炒股

在低价的时候将茶囤起来

高价的时候再将茶卖出

跟股价一样

还有专门的行情网站

比如一款叫做“轩辕号”的普洱茶

2017年刚面市的时候是3万一件

现在已经涨到了58万一件

最高的时候2021年

涨到了175万一件

很多茶叶店老板

都是边卖茶叶边“炒茶”

不过建议大家谨慎“炒茶”

这玩意儿跟炒股没有任何区别

可以一夜暴富

也能一夜“破产”

而且五金店和房地产业紧紧挂钩

现在房地产是什么现状

大家心里都有数

茶叶店受网购的冲击很大

价格太透明

溢价没之前那么厉害了

而且现在年轻人

基本不会去茶叶店买茶

好了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咱们下期再见

发布于:江苏


茶叶、茶花和茶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茶叶、茶花和茶油(指食用油,工业用油略过不提),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贡献给人类的三大类产品,它们之间有一些不重要的交集,但更多的还是各自为政,互不戗行。从覆盖面上来看,最有人缘的当然是茶叶,其次茶花,最小众的是茶油。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大多数人认为,茶是无可置疑的中华物产,各国语言中的“茶”均为茶的汉语官话或闽南话发音,足见茶与中国密不可分。但栽培植物的起源是复杂的科学命题,必须有过硬的证据支持,经得起分子生物学的检验,目前最接近事实的结论应该是这样:中国是野生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是初步驯化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是充分驯化茶树的唯一起源中心,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与传播中心。前面的两个“之一”,是因为国外也有。

图1.1 武夷山的“大红袍”

我国“茶史”源远流长。茶圣陆羽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此言差矣,多数历史时期并非“饮茶”,实为“吃茶”。先秦时人们直接咀嚼鲜叶,秦汉至魏晋流行“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的“茶粥”;饮茶始于唐代,陆羽尤爱“清饮”,以为最得茶之本味,方法类似日本的“抹茶”,仍是“全叶利用”,连渣都不带吐的。像现在冲泡茶叶、萃取茶汤的喝法至少到明朝才有,到清朝时六大茶类及其工艺始得形成。

图1.2 崂山茶园

图1.3 西湖龙井,摄于即墨光伏农业产业园

图1.4 武夷山茶园,雨中拍摄

众所周知,“六大茶类”是以干茶色泽命名的,曰:绿、红、青(乌龙)、白、黄、黑,颜色不同的原因在制作工艺,并非茶树的特定品种所致。这些茶都来自同一个物种,山茶属茶组(“组”是介于属和种之间的分类等级,组和种之间还有“系”)的茶/Camellia sinensis,特指小叶茶。由于久经栽培,茶的形态特征变化很大,诸如植株的高矮,叶缘锯齿的粗细,叶背有毛或无毛,都是说不准的事儿。

图1.6 茶的花,摄于武汉植物园

茶叶享誉全球,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引无数夷狄竞折腰,花的颜值却很拉胯,藏在叶腋下极不起眼。《天龙八部》回目中有“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之句,系化用宋代陈与义《初识茶花》“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然陈诗写的是茶的花,而非金庸想说的山茶花。很显然,“青裙玉面”即是碧叶白花,茶的花期又是10月至翌年2月,恰好包括农历九月,山茶花在正常条件下不会开这么早。

图1.5 普洱茶(大叶种茶),摄于昆明植物园

以上出场的都是小叶茶,大叶茶即《中志》里的普洱茶/C. assamica(新分类已将其改为茶的变种/C. sinensis var. assamica),叶片很大,国内仅产于云南西南部,茶叶产品中的“普洱茶”即取材于此。该种在国外亦有野生分布,正是在印度阿萨姆邦发现野生大叶茶树,才引发了从未有过的茶树起源地之争,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没听说中国有”,殊不知云南境内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大叶茶树要啥有啥,诚可笑也。

图1.7 滇缅茶,已和大理茶合并

图1.8 毛叶茶,叶下面有短柔毛

茶组植物大多含咖啡碱和茶多酚,不少种类都可以制作茶叶。史上著名的“大理感通茶”和市面上的“野生乔木茶”,出自茶的近缘种大理茶/C. taliensis,产于云南西南部,国外也有,又称滇缅茶。该种的叶和花很大,突出特征是花柱4-5裂,茶的花柱3裂,极易识别。还有个别种类如广东的毛叶茶/C. ptilophylla等,含可可碱而无咖啡碱,可开发成具茶味而无兴奋作用的“可可茶(Cocoa tea)”,适于嗜茶又怕失眠的人群。

雪里山茶取次红

图2.1 山茶,摄于青岛

茶花和茶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樱花和樱桃,樱花涵盖的物种多于樱桃,茶花之于茶也是如此。广义的栽培山茶花由多种观赏性较强的山茶属植物组成,主体是山茶/C. japonica、滇山茶/C. reticulata和茶梅/C. sasanqua等三大品种群,花色红、粉、白或串色,花型绰约多姿。其中以山茶品种群为最盛,我国从唐代起开始栽培,进而远播四海,全世界品种数以万计,国内登记品种也在800个以上,远胜滇山茶和茶梅。

图2.2 山茶,摄于武汉

图2.3 山茶,摄于青岛中山公园

山茶是青岛的市花,本地称“耐冬”;云南省的省花也是山茶,应该是滇山茶。山茶只在浙江东部和山东半岛沿海岛屿等地有自然分布,别名华东山茶,与云南毫无关系,而滇山茶却是以云南为大本营的,省花不给它说不过去。不过山茶和滇山茶的祖籍虽相隔较远,长相却大体差不多,叶和花皆相似,花色红白均有,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子房秃净,后者子房有黄白色长毛,但这一点对很多栽培品种来说恐怕很难把握。

图2.4 疑似滇山茶,摄于昆明金殿

图2.5 第一个传至海外的滇山茶品种“Captain”

许多网络资料在介绍山茶和滇山茶的区别时,常说“山茶叶下面浅绿色,滇山茶叶子下面深褐色”,非也,《中志》写得明白,滇山茶的“叶上面干后深绿色,下面深褐色”,注意是“干后”,活着的时候无显著区别。业余爱好者不必试图区分,栽培品种的关键性状非常凌乱,连亲爹妈都不认识的那种,我们只要知道多数山茶花源于山茶/C. japonica就好。北方露天栽培的茶花肯定是山茶,滇山茶不耐寒,冬天就完犊子了。

图2.6 茶梅

在三大品种群中,滇山茶偏安云南,茶梅和山茶同框的机会更多。与山茶相比,茶梅植株略矮小,花有香味而山茶无,茶梅的金黄色花蕊是发散的“一坨”,山茶是规整的“一束”(如图2.1和图2.6)。茶梅的花瓣“近离生”,凋谢时片片飘零;山茶的多数花瓣基部连生,凋谢时整朵掉落。另,茶梅原产日本,耐寒性强于山茶,花期11月至翌年3月,山茶只有个别品种能在11月零星开花,盛花期1-4月,还是茶梅开花更早。

图2.7 单体红山茶

图2.8 杜鹃叶山茶,摄于深圳

单体红山茶/C. uraku,另一种原产日本的“山茶花”,因雄蕊败育而得名“单体”。其花期与茶梅相近,盛放于隆冬季节,花朵娇小玲珑,多为粉色单瓣,犹如美人面庞,也叫“美人茶”。近年来流行的杜鹃叶山茶/C. azalea,叶型美观,花色艳丽,可四季开花,盛花期7-9月份,持续至翌年2月,弥补了千百年来盛夏无茶花绽放的缺憾。其它少量栽培的还有冬红短柱茶/C. hiemalis、樱花短柱茶/C. maliflora等,不常见,按下不表。

图2.9 金花茶

图2.10 金花茶

最后出场的是重要大咖金花茶/C. petelotii,被誉为“茶族皇后”和“植物界的大熊猫”,是黄色山茶中最富观赏价值和育种价值的一种。该种于1960年代首次在广西被发现之后,立时受到万众瞩目,风头一时无两,传统山茶花顿成庸脂俗粉。此后,国内不少南方城市有引种栽培,据说还催生了不少新品种的问世,然普及度有限,本砖家至今尚未能亲眼得见。BTW,金花茶也能制成供冲泡的饮品,只是用花而不用叶。

油茶,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

茶油,即从山茶属植物的成熟种子中提取的食用油,为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种子含油量高的山茶属植物有五十多种,可分为白花油茶和红花油茶两大类,远比“茶叶”、“茶花”更繁盛,但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主要集中在固定的10余种上,其它只有零星栽培,或者干脆纯野采。p.s. 也有人将“油茶”分为三类,再加一个“黄花油茶”,把金花茶为代表的黄色山茶系一并囊括,个人感觉有点多余......

图3.1 油茶的花,花瓣先端凹入或2裂,摄于武汉植物园

图3.2 油茶的果,摄于武汉植物园

山茶属中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就叫油茶/C. oleifera,属于白花油茶类,从长江流域到华南各地广泛栽培,以湖南为最盛,产量接近全国之半。很多关于油茶的专著均将我国对油茶的栽培利用史追溯至2000多年以前,但证据阙如。事实上自周秦至宋辽的两千年间,我国古籍中没有反映过油茶的油用价值,最早的记载始于明初,后来徐光启《农政全书》较全面地收录了油茶和油茶的生产,有专家推测取油茶果榨油始于元代末期。

图3.3 越南油茶,摄于武汉植物园

图3.4 攸县油茶

图3.6 浙江红花油茶

其它栽培较多的还有白花油茶中的攸县油茶(长瓣短柱茶)/C. yuhsienensis、越南油茶(华南油茶)/C. drupifera、红皮糙果茶(博白大果油茶)/C. crapnelliana,以及属于红花油茶的南山茶(广宁红花油茶)/C. semiserrata、浙江红山茶(浙江红花油茶)/C. chekiangoleosa、多齿红山茶(宛田红花油茶)/C. polyodonta等等。不过这些都是地方性栽培,加起来也不及油茶/C. oleifera这一个种更重要。

图3.7 油茶和茶叶籽的区别

图3.8 腾冲红花油茶

此外,茶/C. sinensis的种子也能榨取食用油,称“茶叶籽油”,但生产周期长、产量极低,过去根本没人重视,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第18号公告》中才被正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滇山茶/C. reticulata最早是作为油料作物栽培的,后来一部分转行挤进观赏花卉的行列,还有一些仍然留守“油田”,主产于云南腾冲的腾冲红花油茶即是其油用型。所以,不能说茶叶、茶花和茶油全无交集,跨界联动还是有的。

话说油茶被吹捧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另外3种是油棕、油橄榄、椰子,但这“四大”的地位明显不均衡,生活中多少能接触到其它3种食用油(及其制品),茶油却极少出现(至少在北方如此)。本砖家见过油茶树,在湖北红安拉练时帮村民收过油茶果,却从未见过茶油,更别说吃过了。没办法,虽然茶油因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噱头而日渐受到追捧,但限于油茶的种植条件以及产量,注定只能是一种小众产品。

热门阅读排行

会员最新动态

实力展示

  • 鞋子信息
  • 常识知识
  • 各种信息百科
  • 信息发布
  • © 18常识网